现在网络上有发帖组团,短信群发招人,以单位名义邀约出行。例如“招募50名驴友组团出游,每人会费×××元,时间×××,路线×××,联系电话×××”,相信许多人的手机上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邀约短信,内容非常简单,却令不少人心动。不会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合探险旅游,不去想自己要带一些什么装备来保障安全,也不斟酌遇险后该怎么办。一条睡袋,一个大行囊,食物和水,怀揣着探险梦便跟着别人上路了。只有到真正遇险的那一刻,他们的心里才猛然一震。现在的各种探险、徒步、自驾游活动也风生水起,尤其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各种各样的户外探险、徒步活动热闹异常。更有甚者,一些单位组织出游活动也四处招募会员一同前往,大多数人有的只是冲动与兴奋,很少考虑参加这样的团队活动出现意外的后果是什么。 自发旅游探险事故频发 巴州地域辽阔,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州域以及周边奇特的地貌是科考、探险的好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大峡谷、阿尔金山等地不知道让多少人向往,然而,由于干旱、泥石流、洪水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加之这些地方都是无人区,多数没有通讯信号,没有燃油、食物的补给点,给旅游探险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尽管如此,许多旅游探险爱好者还是乐此不疲,使得事故频发。 6名驴友徒步罗布泊被困5小时后 2009年12月5日,一支徒步旅行队伍从鄯善县进入古楼兰徒步旅游,由于向导对罗布泊地形道路不熟,走到一处十字路口时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队伍迷路了。之后,队伍通过卫星电话与内地取得联系,再由内地打到罗布泊镇的户外俱乐部工作人员处求救。 但由于工作人员也不熟悉道路,只能向派出所民警求救。民警分析地形后开车前往营救,经过5个小时的搜救,终于将6名迷路驴友安全送到罗布泊镇。 4名徒步爱好者被困铁门关山上 2010年10月30日, 4名徒步爱好者被困在铁门关山上,被困地点距离地面600米左右,无法下来,只能向外界求救。 通往4人被困地点的道路上到处是分化的小石块,挡在眼前的是90度的峭壁。武警消防官兵克服重重困难,使用安全绳将4人一个一个从半山上吊下来。由于救援难度大,消防官兵用时4小时才将4人全部救下山来。 8名北京游客在若羌被洪水围困 2011年3月6日,北京一越野车俱乐部组织开展的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越野活动中,有7名成人和1名儿童乘坐4辆越野车从塔中公路处出发进行穿越。因车辆出现故障,其中3辆车中途被舍弃,8人只好乘坐1辆越野车继续前行。但因天气变暖,冰雪融化,河中水量增加,8人行至若羌县境内车尔臣河下游西岸时,被洪水围困,只好用卫星电话对外求救。 经过若羌县公安民警71个小时的全力救援,被洪水围困的北京8名越野车俱乐部的成员从沼泽地全部救出。 远的暂且不说,最近几年来,州域内各种旅游探险被困事件每年都有发生。6月18日,和静县克尔古提乡发生泥石流,由37名网友自发组织的旅游团被困,其中3人遇难。沉痛的教训让大家特别是旅游爱好者惋惜的同时更关注旅游探险的安全。 “参加正规的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探险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是受法律等各方保护的”。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告诉记者,目前也有许多家旅行社,经常组织这种探险旅游的有2家,而其他一些旅行社也在陆续组织这样的活动,对于游客来说,参加这样的旅行社组织的活动安全、利益等各个方面更有保障。 首先,这些正规的旅行社在组织、路线、价格方面都有一套完备成熟的程序,有正规的合同,对旅游质量安全、价格都有明确的约定,双方还可以共同商量,提出具体要求,达成共识后添补进合同。旅行社也都缴纳有专门的质量保证金,旅游中出现侵犯游客权益事件或者事故后,游客可以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旅游主管部门受理后会根据调查情况认定裁决,让旅行社承担赔付责任,可有效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如果是大的事故,还有保险公司规避风险。 也有一些人会选择一些户外俱乐部组团出行,对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查看其资质。同时,要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合同,对双方都有所制约,比如所带的行李、饮食、交通后勤保障等,都必须进行明确的规定。不要轻信互联网上发布的所谓驴友招募广告,因为这样的招募信息一般只有路线、出发时间、集结地点和价格,没有任何保障措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出现事故或者纠纷之后维权非常麻烦。对于游客来说,出游前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重大疾病或者不宜旅途劳顿的疾病,尽量不要出行。 旅游探险诱惑无限,但是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具备野外生存技能的人来说,想去旅游探险到底该如何去做?参加什么样的团队更有保障?如何规避风险……这些,都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别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