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户外旅行 首页 行业动态 国内户外 查看内容

民间创意在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中亮点频闪

2011-9-24 19:34| 发布者:信天游| 查看:1160| 评论:0

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民间艺术、工艺品等载体围绕旅游进行的民间创意活动,在张家界蔚然成风。民间创意在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中亮点频闪。记者日前走进张家界,亲身感受了一番民间创意的力量和魅力。  ...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民间艺术、工艺品等载体围绕旅游进行的民间创意活动,在张家界蔚然成风。民间创意在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中亮点频闪。记者日前走进张家界,亲身感受了一番民间创意的力量和魅力。

  网络营销零成本

  2008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张家界民间人士发现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有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的“乾坤柱”景观,并在网络上予以“爆料”。随后,“乾坤柱”被更名为“哈里路亚山”,并举行揭牌仪式,此举引来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张家界在网络上积聚了超高“人气”,成为网络点击热门词语。

  网络的快捷传播,不仅提高了国内游客对张家界的好奇度,而且也提高了境外游客对张家界关注度。张家界收到了网络零成本营销的好成效。据统计,2010年,张家界各景区共接待境外游客148.83万人次,同比增长84.46%,创张家界景区接待境外客流新高。

  马儿山龙灯舞起来

  在张家界,只要提到马儿山龙灯,就会有人接“越舞越转去”。据介绍,“马儿山的龙灯,越舞越转去”是张家界流传了上百年的一句俗语,其引申之意是说做事不仅没有进步,而且还不断退步。

  “100多年前,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的马儿山龙灯因能跪着或蹲着舞成宝塔型、舔舐房屋主梁等高超技艺造型而远近闻名,却因一次不成功的表演散伙停舞至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党支部书记庹吉安介绍,“2009年,马儿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张花高速公路途经马儿山村,永定区政府将马儿山村作为扶贫点。永定区常务副区长王章昭要求将马儿山龙灯重新舞起来。”

  王章昭这句一语双关的话,打开了庹吉安的思路:先从民间快要失传了的马儿山龙灯舞起。怎样将马儿山龙灯在100多年后再次舞动起来?庹吉安召集村里的党员、村组长和威信较高的村民一起合计:张家界是旅游目的地,只有将马儿山龙灯与旅游对接才能让马儿山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2010年11月,庹吉安购买了布料、竹子等材料,请来了扎龙灯的师傅。今年元旦马儿山村民比往年更忙碌了,人们为迎接春节、元宵节扎弄起两条15米长的雌雄龙灯。经过两个多月的制作和舞龙操练,以竹篾扎成龙头、龙节和龙尾,加上手持的灯柄,龙头、龙尾糊纸后加上彩绘,以布联结龙节并加绘龙纹作龙身的马儿山龙灯在今年张家界正月十五元宵节舞出了马儿山的精彩,也舞回了马儿山龙灯的“脸面”,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认可。

  “‘认可’就是积极性,也是鞭策。村民们因此喜欢上了龙灯,并将龙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下子,马儿山龙灯成了村里的凝聚力,村民纷纷要求加入到舞龙灯队伍中。” 庹吉安回忆说。借今年建党90周年以及首届中国红色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之机,马儿山村推出90米长龙送党恩等系列活动。马儿山龙灯因此受到游客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张家界再次走进了千家万户。

  就地取材的砂石画

  张家界军声画院的艺人用石头、木条等材料,通过手工制作成一幅幅表现张家界自然风情的砂石画,中外游客对该工艺兴趣浓厚。用该画院负责人、砂石画创始人李军声的话说:“砂石画就是用自然表现自然。”

  谈起砂石画的创意初衷,李军声说:“从小因为喜爱而自学绘画。上世纪末,在自身生计需求与日渐发展的旅游商品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张家界美丽的自然环境激发出了‘砂石画’的创意灵感。”

  1993年,砂石画获得专利授权。1997年,军声砂石画研究院作为民营企业招收了20名学徒。2001年,军声画院依照景点的要求建成,免费为游客开放。李军声告诉记者:“游客在军声画院的购买欲一定是自发的,画院规定不允许工作人员向游客推销画,而是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向游客提供宁静、优雅的审美氛围,让游客在充满艺术美的视角中聆听讲解员介绍每幅画作者的创作故事和创作特点。”

  10年来,军声画院共接待中外旅游者达100万人次,其中台湾、日本等境外游客占60%以上,为当地政府上缴税收近100万元,安排就业700人。“考虑到砂石画的传承问题,计划建一个公益性美术馆,主要用于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李军声说。

  在张家界,像李军声这样专注于旅游创意的民间人士还有很多。张家界市委常委、市旅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初毅说:“民间创意在张家界旅游中产生的附加值已成几何式递增,为张家界增添了新的业态和光彩。”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民间艺术、工艺品等载体围绕旅游进行的民间创意活动,在张家界蔚然成风。民间创意在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中亮点频闪。记者日前走进张家界,亲身感受了一番民间创意的力量和魅力。

  网络营销零成本

  2008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张家界民间人士发现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有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的“乾坤柱”景观,并在网络上予以“爆料”。随后,“乾坤柱”被更名为“哈里路亚山”,并举行揭牌仪式,此举引来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张家界在网络上积聚了超高“人气”,成为网络点击热门词语。

  网络的快捷传播,不仅提高了国内游客对张家界的好奇度,而且也提高了境外游客对张家界关注度。张家界收到了网络零成本营销的好成效。据统计,2010年,张家界各景区共接待境外游客148.83万人次,同比增长84.46%,创张家界景区接待境外客流新高。

  马儿山龙灯舞起来

  在张家界,只要提到马儿山龙灯,就会有人接“越舞越转去”。据介绍,“马儿山的龙灯,越舞越转去”是张家界流传了上百年的一句俗语,其引申之意是说做事不仅没有进步,而且还不断退步。

  “100多年前,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的马儿山龙灯因能跪着或蹲着舞成宝塔型、舔舐房屋主梁等高超技艺造型而远近闻名,却因一次不成功的表演散伙停舞至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党支部书记庹吉安介绍,“2009年,马儿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张花高速公路途经马儿山村,永定区政府将马儿山村作为扶贫点。永定区常务副区长王章昭要求将马儿山龙灯重新舞起来。”

  王章昭这句一语双关的话,打开了庹吉安的思路:先从民间快要失传了的马儿山龙灯舞起。怎样将马儿山龙灯在100多年后再次舞动起来?庹吉安召集村里的党员、村组长和威信较高的村民一起合计:张家界是旅游目的地,只有将马儿山龙灯与旅游对接才能让马儿山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2010年11月,庹吉安购买了布料、竹子等材料,请来了扎龙灯的师傅。今年元旦马儿山村民比往年更忙碌了,人们为迎接春节、元宵节扎弄起两条15米长的雌雄龙灯。经过两个多月的制作和舞龙操练,以竹篾扎成龙头、龙节和龙尾,加上手持的灯柄,龙头、龙尾糊纸后加上彩绘,以布联结龙节并加绘龙纹作龙身的马儿山龙灯在今年张家界正月十五元宵节舞出了马儿山的精彩,也舞回了马儿山龙灯的“脸面”,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认可。

  “‘认可’就是积极性,也是鞭策。村民们因此喜欢上了龙灯,并将龙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下子,马儿山龙灯成了村里的凝聚力,村民纷纷要求加入到舞龙灯队伍中。” 庹吉安回忆说。借今年建党90周年以及首届中国红色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之机,马儿山村推出90米长龙送党恩等系列活动。马儿山龙灯因此受到游客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张家界再次走进了千家万户。

  就地取材的砂石画

  张家界军声画院的艺人用石头、木条等材料,通过手工制作成一幅幅表现张家界自然风情的砂石画,中外游客对该工艺兴趣浓厚。用该画院负责人、砂石画创始人李军声的话说:“砂石画就是用自然表现自然。”

  谈起砂石画的创意初衷,李军声说:“从小因为喜爱而自学绘画。上世纪末,在自身生计需求与日渐发展的旅游商品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张家界美丽的自然环境激发出了‘砂石画’的创意灵感。”

  1993年,砂石画获得专利授权。1997年,军声砂石画研究院作为民营企业招收了20名学徒。2001年,军声画院依照景点的要求建成,免费为游客开放。李军声告诉记者:“游客在军声画院的购买欲一定是自发的,画院规定不允许工作人员向游客推销画,而是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向游客提供宁静、优雅的审美氛围,让游客在充满艺术美的视角中聆听讲解员介绍每幅画作者的创作故事和创作特点。”

  10年来,军声画院共接待中外旅游者达100万人次,其中台湾、日本等境外游客占60%以上,为当地政府上缴税收近100万元,安排就业700人。“考虑到砂石画的传承问题,计划建一个公益性美术馆,主要用于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李军声说。

  在张家界,像李军声这样专注于旅游创意的民间人士还有很多。张家界市委常委、市旅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初毅说:“民间创意在张家界旅游中产生的附加值已成几何式递增,为张家界增添了新的业态和光彩。”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民间艺术、工艺品等载体围绕旅游进行的民间创意活动,在张家界蔚然成风。民间创意在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中亮点频闪。记者日前走进张家界,亲身感受了一番民间创意的力量和魅力。
  马儿山龙灯舞起来
  在张家界,只要提到马儿山龙灯,就会有人接“越舞越转去”。据介绍,“马儿山的龙灯,越舞越转去”是张家界流传了上百年的一句俗语,其引申之意是说做事不仅没有进步,而且还不断退步。
  “100多年前,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的马儿山龙灯因能跪着或蹲着舞成宝塔型、舔舐房屋主梁等高超技艺造型而远近闻名,却因一次不成功的表演散伙停舞至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马儿山村党支部书记庹吉安介绍,“2009年,马儿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张花高速公路途经马儿山村,永定区政府将马儿山村作为扶贫点。永定区常务副区长王章昭要求将马儿山龙灯重新舞起来。”
  王章昭这句一语双关的话,打开了庹吉安的思路:先从民间快要失传了的马儿山龙灯舞起。怎样将马儿山龙灯在100多年后再次舞动起来?庹吉安召集村里的党员、村组长和威信较高的村民一起合计:张家界是旅游目的地,只有将马儿山龙灯与旅游对接才能让马儿山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2010年11月,庹吉安购买了布料、竹子等材料,请来了扎龙灯的师傅。今年元旦马儿山村民比往年更忙碌了,人们为迎接春节、元宵节扎弄起两条15米长的雌雄龙灯。经过两个多月的制作和舞龙操练,以竹篾扎成龙头、龙节和龙尾,加上手持的灯柄,龙头、龙尾糊纸后加上彩绘,以布联结龙节并加绘龙纹作龙身的马儿山龙灯在今年张家界正月十五元宵节舞出了马儿山的精彩,也舞回了马儿山龙灯的“脸面”,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认可。
  “‘认可’就是积极性,也是鞭策。村民们因此喜欢上了龙灯,并将龙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下子,马儿山龙灯成了村里的凝聚力,村民纷纷要求加入到舞龙灯队伍中。” 庹吉安回忆说。借今年建党90周年以及首届中国红色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之机,马儿山村推出90米长龙送党恩等系列活动。马儿山龙灯因此受到游客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张家界再次走进了千家万户。
  就地取材的砂石画
  张家界军声画院的艺人用石头、木条等材料,通过手工制作成一幅幅表现张家界自然风情的砂石画,中外游客对该工艺兴趣浓厚。用该画院负责人、砂石画创始人李军声的话说:“砂石画就是用自然表现自然。”
  谈起砂石画的创意初衷,李军声说:“从小因为喜爱而自学绘画。上世纪末,在自身生计需求与日渐发展的旅游商品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张家界美丽的自然环境激发出了‘砂石画’的创意灵感。”
  1993年,砂石画获得专利授权。1997年,军声砂石画研究院作为民营企业招收了20名学徒。2001年,军声画院依照景点的要求建成,免费为游客开放。李军声告诉记者:“游客在军声画院的购买欲一定是自发的,画院规定不允许工作人员向游客推销画,而是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向游客提供宁静、优雅的审美氛围,让游客在充满艺术美的视角中聆听讲解员介绍每幅画作者的创作故事和创作特点。”
10年来,军声画院共接待中外旅游者达100万人次,其中台湾、日本等境外游客占60%以上,为当地政府上缴税收近100万元,安排就业700人。“考虑到砂石画的传承问题,计划建一个公益性美术馆,主要用于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李军声说。
  在张家界,像李军声这样专注于旅游创意的民间人士还有很多。张家界市委常委、市旅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初毅说:“民间创意在张家界旅游中产生的附加值已成几何式递增,为张家界增添了新的业态和光彩。”

网络营销零成本
  2008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张家界民间人士发现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有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的“乾坤柱”景观,并在网络上予以“爆料”。随后,“乾坤柱”被更名为“哈里路亚山”,并举行揭牌仪式,此举引来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张家界在网络上积聚了超高“人气”,成为网络点击热门词语。
  网络的快捷传播,不仅提高了国内游客对张家界的好奇度,而且也提高了境外游客对张家界关注度。张家界收到了网络零成本营销的好成效。据统计,2010年,张家界各景区共接待境外游客148.83万人次,同比增长84.46%,创张家界景区接待境外客流新高。


酷毙

握手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