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8|回复: 16

新闻提示:地铁电梯的安全保障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2011年7月5日早上,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正在搭乘电梯的部分乘客出现摔倒情况。目前已1人死亡,3人重伤,25人轻伤。

看了新闻感觉这地铁事故好像眼熟,一查果然:类似5日发生的电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电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

事故原因已查明为固定零件损坏导致扶梯下滑,这与数月前深圳地铁扶梯逆行事故高度雷同,更巧合的是,事故电梯还是同一品牌———O TIS。两起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事故竟然如出一辙,足够让人怀疑其产品设计存在固有缺陷……

不想批评神马人和神马部门,反正事故发生再多也没有责任人站出来道歉,更没有人以后警醒以后在安全中多一份小心,也不指望以后的地铁安全事故之后反应处置快速一些、医疗救助到位一些,更不指望电梯采购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引咎辞职啥的,以后还是自己走楼梯吧,也只能这样的了!
发表于 2011-12-6 11: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累乘滚梯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自我保障措施:
1).大人必须拉住小孩,让孩子靠近自己,可以随时保护,有孩子同乘电梯的一定得注意;


2).扶手电梯梯级踏板边缘一般都设有黄色安全警示边框。我们乘客踏入自动扶梯时,要注意双脚离开梯级边缘,站在梯级踏板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别踩在两个梯级的交界处,否则穿露指头的凉鞋你的脚指头可能就会有被机器咬掉的危险;而且坐滚梯要扶住扶手,一般人都不做,但这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握住扶手带。在乘坐自动扶梯时一定要站立并握紧单侧或双侧的扶手,那样才能在发生上行逆转时,自己不跌倒受到伤害,也不会连带别人跌倒,还可能阻止前面跌倒。


3).乘坐电梯时,一定要人员分散,不要拥挤。与其跟别人挤,不如自己走楼梯——不过,北京地铁修得很变态,带笨重物品和手推行李的时候不使用自动扶梯运输那是很痛苦的,换地铁那也是噩梦!


4).一旦发生倒转时,注意自我保护的动作:

保护脑部。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

保护好胸部。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5).自救之后要考虑救人的话,就要知道每台扶梯的上部、下部和中部都各有一个紧停按钮,一旦发生扶梯意外,靠近按钮的人可以第一时间按下按钮,扶梯就会自动停下,这能有效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然后大事吆喝让大家别乱,这次二十多人的死伤显然是乱挤踩踏造成的。
发表于 2011-12-6 12: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2,
37岁的安徽人吴先生,原本是趁着暑假带着13岁的儿子,14岁的女儿来北京旅游,没曾想在2011年7月5日早上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动物园站扶梯事故中失去了儿子,女儿现在被转至儿童医院。每次一有事故,一般在身体力量的拥挤较量中受伤的一般都是老弱!当事故发生时,电梯停了一下,然后突然往回倒。事情是瞬间发生的,只有1秒钟的时间。可是电梯在往回倒的时候,许多人都站不稳,都摔倒了。


有一位湖北来京旅游的父亲带着6岁的女儿去动物园玩,地铁故障时他处置得当:将女儿高高举在头顶,是一位保住自己孩子生命的幸运父亲。他说:当时上面有好几个人都压在了我们身上。我动弹不得,但我幸亏是牵住女儿的手,就马上把她拉过来,一使劲,又把她高高举起来,不让摔倒的人压住她。而他自己当时没注意到脚部被电梯严重刮伤,两只脚都流血了,右脚还有一个大血洞,是被电梯齿轮划伤的,肉就像被动物咬掉了一块……


这个父亲的正确举止保住了自己的幼子,大家要是多接受一些公众场合的安全教育培训:一有事故不是大家无谓恐慌、拥挤、相互踩踏,那么也许更多的人可以在别人的扶持中站起来站稳扶好不受伤!
不挤、慢行、谦让、理性这些基本的文明之举,或许能让我们更安全,发生事故的时候,最好有人能够站出来大声疏导大家和让无序恐慌的局面得以平静……
发表于 2011-12-6 14: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3,
每月养成一个习惯——让别人挤电梯去吧,这个月我可能要尽量开始在地铁走楼梯的了:反正这也算锻炼身体,而且真的也怕就算电梯正常运行时,谁多一个手按一下那个红色按钮,恶作剧把电梯停了,也会导致事故——生活现在太不安全了,把事情想得复杂一点才好……
发表于 2011-12-6 15: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第一一般得靠自己
发表于 2011-12-6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6 18: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往人多的地方去....也别往人少的地方去.....没事就看看天,看看地.这本来就是个想死很容易的时代!
发表于 2011-12-6 19: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高峰时段试了一下走楼梯,但不理想:从楼梯上都是下来的人流,逆着人流似乎更危险,只能还是坐滚梯上,但想办法扶稳罢了。这年头,真的在哪里都是危险的
发表于 2011-12-6 2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6 22: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梯与滚梯中的安全保障措施(续)
一,
北京地铁滚梯频频出事,有朋友在我的帖子后面留言说:“别往人多的地方去……也别往人少的地方去……没事就看看天,看看地,这本来就是个想死很容易的时代!”


嗯,人多的地方我一贯不想去凑热闹,但是在北京出行还是地铁方便,尤其夏天只能地铁。坐地铁求安全,我在非高峰时段试了一下走楼梯,但效果不是理想:从楼梯上都是下来的人流,逆着人流似乎更危险,实验基本失败,在地铁其实还是只能坐滚梯上。


这年头,真的在哪里都是危险的,只能想办法乘滚梯的时候扶稳罢了。上滚梯我建议大家都靠右边站立,我试了一下,可以左手横过自己胸前抓右边的扶梯,右手可以搭在扶梯上,这样我们的两个手都在扶梯上边,如果有事发生,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背朝大家,双手抓住扶梯,这样就是上下行转换也可以保住自己不被带倒。而滚梯事故,我们看到了,那是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拥挤踩踏现象。


滚梯如果不停,我们的手一定不能离开扶手,而且最好面向扶手,有可能在滚梯停止的情况下,双腿微曲——因为我们侧向站立的,就像我们过河不能面对河水接受冲击力,而要面对河岸避让一样,这也许可以使我们站得稳一些,不被上面被滑下的人群挤倒;双腿微曲比人直立状态要稳,电视里举枪的动作都是有点双腿微曲的。


如果电梯已经停了还有人乱动乱抓的话,我们最好还是背朝大家,站稳的情况下双手抱头,没站稳的把握还是双手抓紧扶手,在电梯事故中最怕的就是摔倒被踩踏在地。
发表于 2011-12-6 23: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们看图:如果是上行变成下行之后,自己要是被压在下面受伤是肯定的,这时候就是被电梯弄伤也要快速从那个危险地区爬出来,否则就有被踩踏致死的危险——而那个13岁男孩因为被挤压在最下面,最终不幸身亡,我疑心他就是被踩踏致死的。


前面的人被踩踏,大家因为心理恐慌,乱了方寸,手忙脚乱,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一个人乱了,接着很多人都跟着乱作一团又踩踏上去,产生了慌乱局面,使事故危害性增大。当时如果有懂得事故安全处理的大喊一声,可能也不会那样伤亡惨重的了!


商场里的滚梯也是一样,上下人比较多,如果前面有一个人不慎摔倒,后面的人停不下来,在滚梯口也会发生踩踏事故。
一旦发生了踩踏事故,一定要积极正确地自救,这样才能把伤害的程度降到最低。当踩踏事故发生时,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要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要抓住或者靠在一个牢固的墙面上,千万不要跑,如果跟着跑的话,很有可能摔倒,被别人踩踏。


一般踩踏事故,在拥挤的人流中,身体不要倾斜,避免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或鞋带开了、钱包掉了,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在随着人流往外走的过程中,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踩踏事故发生时,人们都很慌乱,一旦被人群拥倒,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如果被拥着前进,不要伸直手推挤人群,此时可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若身边有孩子,应立刻将孩子抱在怀中,并将手臂环绕在孩子身上,形成“保护圈”。


当发现自己前面突然有人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摔倒的人,一时爬不起来也要做到:1.保护脑部。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2.保护好胸部。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一旦被人挤倒在地,应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背部向上,双手紧扣置颈后,以保护好自己的头、颈、胸、腹部等脆弱部位。


那男孩的家属索赔120万,据说地铁公司只肯承担70万——人死不能复生,其实就是多少万也不能弥合一个家庭的创伤。
我们的地铁公司这几年老是有这样的事故发生,要是在国外可能它们早就该关门,由竞争公司上场的了,或者就是国营的,也应该道歉也应该加强公众的安全保障吧……
发表于 2011-12-7 0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前两天去找人,在一个未竣工的大楼中差点掉入黑漆漆电梯竖井里,这里还是将电梯故障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再说一遍:

1、当电梯突然出现下坠的紧急情况时,据说也是不要乱了自家阵脚才好,解决的方法据说是迅速按下每一层楼的按钮,这样做也许对阻止电梯迅速下坠会起到一定作用,运气好的话,电梯就可能会在某一层楼停止这种下坠的可怕疯狂。
电子的东西,其实很难说呵,不过,遇到这样的可以作为措施之一,别当惟一的,这得不停地再想别的办法,办法不怕多。


2、当电梯出现下坠问题时,有说应该整个背部跟头部呈直线紧贴着电梯内壁站立的,说一只手要紧紧抓住电梯内的拉手,然后,记得膝盖一定要呈弯曲姿势,依靠弯曲的双脚可以减缓电梯坠地后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因电梯坠落而导致全身骨折而无法救治,而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 还有一说是双手拉住桥箱上部,把自己悬空吊起的,这也还是减缓电梯坠地后产生的冲击力。第三种说法也有,比如趴在电梯底部的,似乎有些不靠谱。
这前面两点是电视上教的,我信膝盖一定要呈弯曲姿势这个,当然拉住桥箱上部,把自己悬空吊起有条件也可以做,趴在电梯底部我不会尝试。
发表于 2011-12-7 0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3、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千万不要跺脚或重拍电梯门、电梯内壁,因为电梯只是卡死在某一位置或是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机械故障,重力震动电梯就有可能导致钢丝绳突然松脱,也有可能导致电机锁紧部件的意外损坏,出现更加可怕的后果,正确的方法是想方设法寻找帮助。嗯,也只要影视里面那些英雄才有那么好的运气,一下击打就搞定。


4、如果你运气好,电梯停止了疯狂的自由落体运动,你可以根据电梯电公告的24小时紧急救援电话向电梯公司呼救,或者干脆拨打当地的119消防电话向消防部队求救,不过,你应该把正确的地址和方位详细告诉消防队员,以尽量缩短自己待在不安全电梯里的时间。


5、电梯遇到突然停电的问题,电梯通常都会有紧急备用电源,只是电梯自动启动紧急电源会有一个时间差,当紧急电源被启动时,电梯就可能会马上停止下坠运行,这时,正确的自我保护姿势就可能避免因重心不稳而摔倒,也可以避免出现脊椎受伤等问题。
发表于 2011-12-7 03: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6、如果很不幸电梯一直在做自由落体运动,除了教你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外,假如你还够沉着,就可以做一下人生最后的祈祷,倘若上帝路过正好听到了你的祈祷,而你的祷告又够心诚,上帝就有可能只是轻轻一挥手,把你从恐惧的苦难中解救出来,不过,这样幸运的概率基本上不会有。


三,
在我们的生命中危险无处不在,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何时何地会遇到危险。坐电梯学一点自救还是有必要的。遇到火警啥的,别坐电梯了,那是第一时间要被停掉的。


多知道一些滚梯的安全常识,那么再发生事故的时候你站稳了,我也站稳了,我们大家走站稳了,保持镇静,不要乱喊乱叫或推桑他人,防止造成混乱,那么踩踏挤压就不可能发生了,因为——自己不跌倒受到伤害,也不会连带别人跌倒,还可能阻止前面跌倒。怕的就是没安全意识,在乘坐滚梯的时候打闹戏耍,人为地搞出事故悲剧出来……
发表于 2011-12-7 04: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L
发表于 2011-12-7 05: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7 0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地铁四号线清湖站昨晚发生扶梯逆行事故 致四名乘客受伤

本报深圳讯 (记者龙锟、蒋偲)昨晚9时10分许,由港铁运营的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的上行扶梯运行至1/3处后,突然停顿后逆行,扶梯上的乘客猝不及防摔下,造成4人受伤。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生事故的扶梯是品牌为CNIM的电梯。

昨晚9时10分左右,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B出口的上行扶梯运行至1/3处后,突然停顿后逆行,造成当时使用扶梯的4名乘客全部受伤。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突然电梯停顿了一下,然后瞬间逆行,由于惯性,站在上面的人纷纷往下倒,下面的人也跟着被压倒了。”现场目击者说,“还好使用电梯的乘客不多,不然要出大问题了。”本报记者昨日赶到现场后了解到,4名受伤乘客中,一名姓曾的女士伤势最重,脸部及头部都有出血,曾女士被送到了医院治疗后已经回到家中。而其他三名乘客经后续赶到的医务人员处理后,也陆续回家。


截至昨晚11时10分许,本该结束运营的地铁4号线清湖站内,技术人员正在对出事电梯进行抢修。对此,负责运营的港铁(深圳)公司在昨晚10时46分曾通过短信表示,关于清湖站电梯事件,该公司正在紧密调查中,一旦有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发布。

北京地铁电梯事故发生后,从前日开始,深圳地铁340部奥的斯513MPE电梯已全部停运。昨日,深圳地铁4号线再次出现电梯事故使得不少市民对地铁站内的扶梯提出了质疑。

“不是奥的斯也出事故,以后坐地铁都不敢乘电梯了。”ID为SZ1980的网友在论坛上如此表示。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发生事故的扶梯并非为奥的斯,而是品牌为CNIM的电梯。

记者上网查询后了解到,法国CNI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运输设备制造商之一。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