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6|回复: 3

洲咀大街波楼曾是江南地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8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负近代丧失海关主权沉痛历史
波楼,在很多介绍广州古迹的文字里都会出现这个名字,但由于掩藏在一排排宿舍楼背后,大多数市民都跟它擦身而过。
波楼旧日的正式名称是“粤海关俱乐部”,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洲咀大街上。因为楼旁有一座悬挂台风信号风球的瞭望台,广州人习惯用“球”的英语音译(BALL),称它为“波楼”。100年前,这座恢宏的建筑是珠江南岸地标,却背负了近代丧失海关主权的沉痛历史。
波楼得名于百年气象台
在老街坊指引下,来到与同福西路相连的洲咀大街,穿过一排排宿舍楼,终于见到一幢红色西式建筑,写着“波楼”的老牌坊还屹立着,波楼红黄相间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下很洋气,别具沧桑的韵味。
墙角被风化的麻石奠基石用英文写着“November 28,1908”。从老照片上可知,100年前,波楼北面就是珠江岸边的滩涂。它当时是珠江南岸最壮观的建筑物。底层做验货厂,楼上为俱乐部,其余为宿舍格局,当初供单身外籍关员居住。
西南角就是令波楼得名的百年气象信号台,被称为“波台”。这座预报台是粤海关为来往商船而建的天气预报信号台,因要在信号台上悬挂风球而得名。信号台原为木结构,建于1885年以前,1908年遭台风破坏,1910年重建时改用钢架结构。建造此台耗银8000两,成为海关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海天四望”可望虎门
塔顶的平台只有几平方米,显得十分简陋,昔日信号员们就是在此指挥江中的船舶和发布天气信号。据记载,当时没有其他建筑的遮挡,从这里用高倍望远镜最远可以眺望到珠江口的虎门!广州人惯称江为海,因为这里登高望远,所以波楼所在的这条小街也以“海天四望”得名。
这个信号台肩负着两个任务:一是通讯指挥。通过瞭望平台上的摩斯符号灯光和信号旗,指挥过往珠江船舶的航行和停泊即是灯塔的作用;二是风暴预警,在暴风来临之前,会依据不同级别的台风升起不同颜色的信号,通知人们强风或台风的级数,这里也是广州最早悬挂风球信号的气象台。
屈辱往事:清政府丧失海关主权
为什么在当时的洲头咀修建这么一幢恢宏的西洋建筑?这背后是清政府丧失了海关主权的屈辱往事。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5),中国政府在开放海禁的同时,设立了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作为国家征收进出口关税的机关。粤海关之下设有省城(广州)大关。
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事隔一年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补签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英政府凭借这些不平等条约,将输华货品关税压为“值百抽五”(5%)。以极低的关税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海关管理权完全丧失。清政府以中国海关收入作担保,向英国和德国借款,借款偿还期间,由英国人担任中国海关的最高领导职务——总税务司。这样,中国海关的领导权,便被英国人夺去,从此完全丧失了对海关的管理权。
当年,英国人李泰国把总税务司职位攫取到手后,立即来到广州行使其领导权,把清政府原先设于五仙门(今海珠广场西侧)的粤海关监督署衙门撤销,另建新关于长堤(今沿江西路),并交由其税务司管理,关内主要职务都由英国人担任,从而全面控制了粤海关。
话你知
一度被英国控制 后成海关宿舍楼  
当年,英国人李泰国把总税务司职位攫取到手后,立即来到广州行使其领导权,把清政府原先设于五仙门(今海珠广场西侧)的粤海关监督署衙门撤销,另建新关于长堤(今沿江西路),并交由其税务司管理,关内主要职务都由英国人担任,从而全面控制了粤海关。
其后,由于关内洋人众多,需要设置一处供他们玩乐的场所,于是便看中了珠江南岸的洲头咀,并于1910年在此建成装饰豪华、设施完善,俗称“波楼”的俱乐部。
建造费用由中国负担
基督教河南堂谭洲龄牧师曾在《海珠文史》撰文,指波楼“里面有客厅、壁炉、餐厅、舞厅、图书室、戏台、弹子房等……建造此楼,费用当然是中国负担,即使一钉一木,均由英国运来,折以高价,由中国承受”,并不计入借款的偿还数额内。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粤海关,并更名为“广州海关”,从而结束了外国人五十多年来主宰中国海关的历史。与此同时,那座“波楼”也成为了海关职工宿舍。
发表于 2011-11-19 23: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背负近代丧失海关主权沉痛历史
波楼,在很多介绍广州古迹的文字里都会出现这个名字,但由于掩藏在一排排宿舍楼背后,大多数市民都跟它擦身而过。
波楼旧日的正式名称是“粤海关俱乐部”,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洲咀大街上。因为楼旁有一座悬挂台风信号风球的瞭望台,广州人习惯用“球”的英语音译(BALL),称它为“波楼”。100年前,这座恢宏的建筑是珠江南岸地标,却背负了近代丧失海关主权的沉痛历史。
发表于 2011-11-22 2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塔顶的平台只有几平方米,显得十分简陋,昔日信号员们就是在此指挥江中的船舶和发布天气信号。据记载,当时没有其他建筑的遮挡,从这里用高倍望远
发表于 2011-11-23 22: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塔顶的平台只有几平方米,显得十分简陋,昔日信号员们就是在此指挥江中的船舶和发布天气信号。据记载,当时没有其他建筑的遮挡,从这里用高倍望远镜最远可以眺望到珠江口的虎门!广州人惯称江为海,因为这里登高望远,所以波楼所在的这条小街也以“海天四望”得名。
:lo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