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9|回复: 0

转自岩蜥 至新人篇——攀爬重心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05: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久没有写有关攀岩的东西的,之前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攀岩中重心的移动的文章,无奈胸中笔墨有限,况且我认为重心之说很抽象,而我总是无法把自身体会到的精妙之处一一用文字表现出来。之前勉强写的《攀爬寻师论》《攀爬阶段论》很多内容都是和兄弟柳风交流之后的有感而发,我的兄弟即将离开上海,我终于决定写第三篇《攀爬重心论》,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在与柳风一起长时间的攀爬中体会而出,顺便回忆一下一起爬线一起讨论的过程。因为每个人对重心的体会不一,所以也许有人对我所说的有所异议,我个人欢迎拍砖,并建议拍砖者能够把他自己的体会写出让大家一起分享,期待着我这一块砖头能够引来宝玉。
       我常常看到蓝冰或是F1在抱石区教新人两手拉直,屁股往下,重心落在脚上,而后扭腰抓点。他们常常对新人说:两手伸直后比较省力,两手锁定时比较耗力。——今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当然,他们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两手锁定会比较耗力点,两手伸直后会比较省力呢?手臂伸直个人理解主要是和身体构造相关。伸直手臂可以让身体重心降低,并传递到脚上,减少手臂的受力,有利于血液回流,减少乳酸堆积,缓解酸胀;相应的,锁定则相反(柳风)。个人认为那是因为两手伸直后使腰的活动范围较大,而两手锁定时腰的活动范围较小,而腰,更多地在承受着人的重心移动。

       重心——我的理解为人或物在某种状态某个空间内的中心点,一般来说,人的中心点应该在身体的腰部,当人直立时重心往左,人往左倾,重心往右,人往右倾。因为这个时候中心点已经偏离直立,所以人会倾斜。同样,若以球为例,当球在静止不动时,重心在球心,重心往左,球往左,重心往右,球往右。人的重心如球的重心一般而二,重心决定移动的方向。我们回到我们的话题:攀爬时重心的转移。

       在岩馆时常会有人在下面喊着:重心,赶快移重心!而上面攀爬的人卯足了劲也无法体会,看得下面的人恨不得自己替代正在攀爬的人来完成这个动作。我在观察很多人攀爬的时候,注意的不再是动作,而是重心,重心看不到,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能够感觉得到。

        当你开始静心注意看高手攀爬同样一条线路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不论他们的动作是否一样,但是他们的移动中都存在着一种肉眼无法看到,但精神能够感受到的力量,仔细注意并思考这种力量,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一种共性,他们都是弧线运动。而这种弧线运动正是每个人自身就已经存在并共有的运动——重心移动。可以想像:当攀爬中靠手的力量往上拉的时候,重心移动是直线或是斜线的运动,这个时候主要是手臂发力把身体上拉。而攀爬中手臂打直侧身拧腰发力时,这个时候你可以发现你的重心随着腰的摆动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时经历了一个弧度发力的过程。当你在攀爬了一段时间后如果你仍然仅仅知道侧身是重心的移动,会比较省力却并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你已经到了第一个瓶颈期,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清楚重心在侧身中的移动轨迹。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突破这个难题:

       前面我已经说过:人的重心如球的重心一般,重心在球心,重心往左,球往左,重心往右,球往右。于是我们将这套理论搬到攀爬上来,人要攀爬,首先要能够理解攀爬就是在转移自己的重心,球,无论它怎么运动,球心与球面的距离总是不变的,好似一个圈,当半径不变的时候,无论怎么画圆,轨迹总是相同的。我们把它放在岩壁上来看,我们总是左手右脚或是右手左脚的在岩壁上,不管是什么人,身高是多少,那么在静态过程中他在岩壁上移动的范围不会超过他的手点或脚点距离,因为手点与脚点已经决定了攀爬中你移动时一个隐形的圆的半径大小,也就是重心的移动范围。而攀爬过程中重心的轨迹是以圆形还是线形移动,直接决定了手臂的省力与耗力的多少。

       当你能够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建议你可以去抱石,一方面增加更多的技术动作训练,一方面可以去观察高手攀爬。观察高手的攀爬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习动作,二是观察重心。这里我把重心放在学习动作后面,是因为动作用肉眼就能够看到,且自身能够直接仿做的,而重心是要靠心去体会的,能不能领悟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在抱石的时候,除了往上的移动之外,还有往左右两侧方向的移动。这个时候的重心移动从平面的圆转到了立体的圆轨迹。重心的转移从平面到立体,每做一个动作之前,人的重心在哪里,重心将要如何运动,平面、立体、三维,一个动作分解后会发现重心的转移是立体的,真的太奇妙了!在每个动作之间,重心的移动需要兼顾以岩壁平面平行的人的重心半径和以岩壁到人的重心半径。类似于一个球,球心到球面除了上下左右存在着半径之外,同时存在着前后等多方位的半径。或者可以解释为有一个圆心,以同等的半径,它在球面的任何两点之间都是弧度的轨迹,而我们的重心移动与球面上两点之间的弧度运动轨迹又是极其相似并有所重叠的。我非常惭愧于我仅仅能够体会中其中奥妙之一二,却因为文字的匮乏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述。

       攀爬到一定的时间,当你可以把任何一个动作都能够用重心来考虑的时候,毫无疑问,读线的能力会大大地增强,并且会提高每一次动作及出手的准确度,节约更多的手臂力量。熟练应用你的腰,学会思考重心的移动,在你的攀爬生涯中必定能感受到那种无法言语、神秘而又实在的力量。

       如有引用本文者,请注明来处,未经本人同意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原文:http://blog.163.com/tanghai123_2001/blog/static/22579421200962821229851/edi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