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3|回复: 0

登山游提醒 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15: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气暖和了,您是不是也不想老在家呆着了,那就去登山吧。但是,爬山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这类人群,即便是山不高,也一定不能轻视,爬山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也要事先有所了解……登山不仅仅是玩玩而已 ,只有把各个细节都做好,你的登山才算是一次美好的旅程 。
  前期准备要充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旅游地点,一方面是考虑自身安全,避开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以及无人管理的山地,另一方面是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根据身体能承受的强度来选择登山类型。
  确定好目标之后,就是确定登山线路了,最好能找熟人带路,避免在山中盲目乱闯。
  山上天气多变,行前要提前了解山上的气候状况,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给兜跑;雪天在山上走路更要注意防滑;大雾天气不要登山,因为雾气中溶解了酸、碱、苯、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另外,山间树木茂密,夜间放出的二氧化碳在大雾天气中沉积于低空中,人在登山时,呼吸频率快,吸入密度大的雾气,有害物质会大量进入体内,会引起供氧不足、胸中憋闷等现象。
  对于特殊人群,例如老年人和儿童以及身体不适者都要提前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备好常用药物,有高山反应的勿勉强上山。登山时切勿穿高跟鞋,最好选用布鞋和旅游鞋或者专用登山鞋。
  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山上风景固然很美,但是山路崎岖,而且沟壑密布,一不留神就会扭伤脚,影响登山的心情,因此登山时一定要遵循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原则。拍照也是一样,也要选择能够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是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
  登山作为一项对体力要求极高的运动,身体的能量储备是很重要的,除了补充一些巧克力等高能量的食物之外,因流汗等导致的水分蒸发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要不断给自己补充水分。对于食物的选择应以易消化为主,少食含粗纤维和易产气的食物,多吃碱性食物蔬菜、水果等。
  注意饮食后,登山时一些小窍门让可以让驴友们省很多力,尤其是在向上攀登时,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弹跳动作,不仅省力,还会使人显得精神,充满活力。登山过程中思想要沉着,动作要缓慢,避免过度疲劳,在陡坡行走时,最好走“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减低坡度。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另外,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预防腰腿扭伤,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下山时,切记要慢行,避免膝盖和腿部肌肉受伤。最重要的一点,登山只是为了健身和游乐,不要追求速度,走在山间,或沿石级扶梯,或寻林荫小路,缓慢而行,观风景,览古迹,到处都是风景。

  特殊症状时应急措施
  ●中暑 夏季登山常常会因天气过于闷热而导致中暑,中暑时的具体症状为体温升高到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恶心呕吐等。如果您有中暑症状,应该立即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服清凉饮料,也可服用仁丹、解暑片等,用冷敷或冷水擦身,以帮助散热。
  ●出血
  登山运动难免刮伤流血,一旦出血首先要鉴别一下是动脉破裂还是静脉破裂。前者出血殷红,且呈搏动性喷射;后者血呈暗红色,向四周满溢出来。动脉出血是极危险的。
  常用止血方法:伤口较小的出血,可在清洗局部后盖上一块消毒纱布,并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即可。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最常用的,一般用纱布,棉花等垫放在伤口上,然后用较大的力进行包扎,以借用压力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骨折和脱臼
  发生骨折和脱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鉴别是骨折还是脱臼,在鉴别不清时应尽可能先从骨折考虑。有开放性创口的 ,应清洗创口、包扎止血,无创口的应尽快进行简单固定 。如果怀疑颈椎或脊柱骨折,必须让病人平卧在门板上,头部两侧垫上沙袋或衣服使之固定 ,搬运时须轻巧平稳。千万不能搬肩抬脚运送伤员,容易造成生命危险。
(转载自新浪旅游)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