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基本原则是通过事先充分的准备,主动预防身体遭受意外伤害,并在伤害发生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理。 1)中暑 ① 普通中暑:是由于环境温度较高,而人体无法通过排汗进行体温调节时,便会产生中暑现象。
症状表现:患者感到热、晕眩、不安宁、体温可能升上40oC以上,皮肤干燥而泛红,呼吸和脉搏加速,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休克。 应急处理:
a. 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物,用各种办法降低患者的体温。
b. 如有必要可用浸水、敷湿衣及吹风等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方法,直至症状消失。
c. 服用解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液。
d. 送至医院治疗。如果上述办法都无效,就应该立即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医治。 ② 过热衰竭:就是通常所说的脱水,一般人容易将其和普通中暑混淆,尤其是进行户外运动时更不容易判别,因此这里重点说明,此病症多发生在炎热潮湿或极度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户外运动时未能科学的、及时的饮水,结果造成身体中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出现肌体严重脱水的状况。
症状表现:患者体力衰竭、头痛、晕眩、恶心及肌肉抽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和脉抟快而浅弱,体温可能正常或下降。严重者会产生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主动预防:
a. 多喝水。最好饮用运动功能性饮料,如:红牛、脉动。也可自制补充液,按1000毫升水+盐4克+葡萄糖100克+橙汁150毫升配制。尽量不要饮用蒸馏水和纯净水,这两样水会在运动过程中加快体内水分、盐分及矿物质的流失。
b. 多休息。行程中应适当的进行休息,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消耗体力,加快水分代谢。
c. 避暴晒。行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 常补充。途中休息应及时补充进食能量食品,如:巧克力、糖果等热量高的小食品。 应急处理:
a.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解开衣物利于呼吸通顺,若患者清醒,给其喂食补充液。
b. 如果患者大量流汗,发生抽筋现象,可按半公升水加半匙盐进行喂食。
c.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若出现体温降至正常体温以下的异常情况,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保温措施。 警惕注意体温是否仍在下降,如果是就相当危险,要一方面持续补充水份,一方面进行体温提升,同时联系救援以便及早进行抢救医治。 d. 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采取指压人中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让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同时联系救援以便及早进行抢救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