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8|回复: 2

万宁桥——户外休闲之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2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宁桥,又名海子桥、后门桥,始建于元代。元灭金以后,忽必烈决定将国都从塞外和林迁到中都,派刘秉忠负责新都城的筹建。刘秉忠对中都城及四周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认为旧都改建不易,决定抛开旧城,兴建新的都城。现在从大都城的平面图上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刘秉忠在规划新都城时,在古积水潭这一串弓形湖泊的最东部(即今什刹海前海的东岸)画了一条切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中轴线的起点,正是万宁桥的所在地。大都城建成后,在郭守敬的指导下,又修建了通惠河,由南方沿大运河北上的漕船经通惠河可直驶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万宁桥为积水潭的入口,漕船要进入积水潭,必须从桥下经过。因而,万宁桥不仅是北京漕运的重要遗址,也是北京城起源的重要标志。

万宁桥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风光秀丽。桥西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宽阔的水面上停泊着从南方来的密密麻麻的漕船;桥南北的地安门大街两旁酒楼林立、高柳巨槐,迎风摇翠;桥南不远,是金碧辉煌的大内。绿水、粮船、翠树,殷红色的酒楼,衬托着雕凿精美的白石桥,景色十分优美。因此,元代不少人都用诗来赞美她。如:“渡桥西望似江乡,隔岸楼台罨画妆。十顷玻璃秋影里,照人骑马入宫墙。”

万宁桥还是观赏浴象的地方。元初,从交趾、占城、真腊等地进贡来的大象,象房就建在距万宁桥不远的地方。每当六月伏天,伺象人员就将大象赶入积水潭内洗澡,届时,不少人来到万宁桥上观看。

明时,什刹海水面比元代大大减少,但什刹海地区仍为城内秀美的风景区。一次,袁中道和他的哥哥袁宗道、袁宏道一起游什刹海来到万宁桥北的火神庙,袁中道写了一首《火神庙小饮看水》诗:“作客寻春易,游燕看水难。柳花浓没地,鸥貌静随湍。拜谒何如醉,尘沙岂似澜。石桥明树里,真不像长安。”

北京过去有句俗话:“水淹北京城,火烧潭柘寺。”火烧潭柘寺,指寺内做饭用的大锅底部铸有“潭柘寺”三字。水淹北京城,是指在万宁桥下有一根石柱,石柱上刻有“北京”二字,作为水位的标志,当水位涨到“北京”二字以上,北京城就可能发生水灾。又有人说,“北京”二字刻在桥下。

三四十年代,万宁桥下的河道仍存,雨季尚通流水。部分河段尚有白石栏杆。位于万宁桥西的澄清闸在解放初期仍露在地面,解放后在石闸西边又建一混凝土闸代替原石闸。1955年,扩建道路,将澄清闸埋入地下,河道改为暗沟。

0修复后的万宁桥,不仅使万宁桥真正成为桥,也给什刹海新添了一个景点。




1 桥西侧的风光迤俪,是许多游客观赏休闲的必到之处.但是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不妥呀?镇水兽成了游客的坐骑~




2 一边一对镇水兽,一个水兽一对人~




3 桥东侧原来无人治理,成了满是垃圾的臭水沟.虽然现在水面环境大有改观,但是仍就杂草丛生,满是乱七八糟的建筑.




4东侧的水兽一南一北,虽然岁月模糊了造型,但是依然可领略它生动的形象~~



5万宁桥东北是一家烤鸭店




6烤鸭店厨房的大烟囱直对着桥下的流水,这里总是有股难闻的油烟味~
发表于 2011-9-29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哦············
发表于 2011-9-30 19: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