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26|回复: 0

“脉动江东”主题展免费对外展出 1700年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6 19: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火车实物让都市人找回了当年的记忆 现场图片
  百年前在浦东大地上奔跑的“古老火车”悄悄“开”到展厅大门口;五层楼高的巨型“书简”上刻着的是浦东人耳熟能详的老地名……今天下午首届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重头戏——“脉动江东”浦东历史文化主题展将在浦东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后,第一次以实物、史料和现场表演相结合,全面展现大浦东千余年历史积淀和绵延文脉的大型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免费对外开放。
  
  大浦东从海上来
  
  想要进入本次展览,要经过一番特别的体验。记者刚到展厅门口,忽听到“汽笛声声”——只见入口处被设计成原生态的浦江渡口,既有上海人熟悉的上船铁质过道,也有小小的售票亭,甚至有一群群众演员现场演绎着那段“从浦西到浦东,只能坐摆渡船”的交通史。
  
  “第一部分‘江风海潮’,解读的是鲜为人知的浦东成陆史。当然少不了渡口和船了。”浦东新区文保署署长吴俊笑着说。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局长尤存则表示,现在人们熟悉的浦东,是开发开放20年的浦东,古籍中最早出现“浦东”是什么年代?最早的浦东版图是什么模样?看了展览便知。
  
  一进展厅,只见一幅偌大的浦东成陆图悬挂在墙上。只见它详细注明了三国、唐、宋、明、民国、现代的浦东区域变化。原来浦东地区“成陆”始于三国后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在元以前的浦东地图上,只有寥寥数个地名。延续至今的地名还有‘三林里’、‘老鹳嘴’两个。”循着讲解员讲解,原来浦东的面积一直在增长,随着海水下落,陆地扩张,浦东从唐宋时华亭县一个小盐场的名称,逐渐成为浦江畔的重要海塘。
  
  “浦江的地理版图是一部江涛海潮冲积成陆的自然历史,民间有传‘浦东是从海里长出来的’,面积大固然可喜,但深深镌刻在这一版图上的,是这里的人民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伟大足迹。一条江,一片海。江风拂,海潮涌。‘脉动江东’所展示的,就是江海之间沃土上发生、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吴俊署长说。
  
  浦东也有“三把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来,浦东人赖以为生的似乎只有两种职业:煮盐和打渔。步入第二部分“物华天宝”,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明代巨幅画作《熬波图》,栩栩如生地还原了浦东人制海盐的工序。然而,与扬州三把刀齐名,浦东历史上也有名闻遐迩的“三把刀”。
  
  先施公司(1914年顾兰洲承建)、国际饭店(1934年陶桂林承建)、上海法国总商会(1926年姚锡舟承建)、大世界(1924年朱云山承建)、外白渡桥(浦东高桥周家浜周瑞庭建)……这一组照片秀出了上海“万国建筑博览群”的风采,而它们的建造者,无一例外都是浦东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营造业的非凡成就,使浦东拥有了“建筑之乡”的美誉。
  
  除了泥瓦刀,“三刀一针”中的“剪刀”,指的是服装业或称裁缝业。据民国《川沙县志》载:“洋服裁缝,散在上海及哈尔滨、海参威等埠,亦不少。华服裁缝上海尤盛”。其中被誉为“女服之王”、由金鸿翔创办的鸿翔公司最是知名。而蜚声海外的鸿翔百货,创始人金鸿翔即为北蔡人。至于“切菜刀”,展览现场,“德兴馆”里的“老八样”栩栩如生,让人垂涎三尺,可惜只能看,不能吃。
  
  陆家嘴得名于陆深
  
  黄炎培故居、张闻天故居……本次展览还将不少名人故居“搬进”了展厅,同时观众耳边不时回荡着《夜上海》、《梅兰梅兰我爱你》这样旖旎婉转的上海老歌。原来,浦东大地不但孕育了张闻天、黄炎培、宋庆龄这三位功名卓著的名人,还有不少名家雅士在这里诞生成长——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红遍上海滩的流行音乐巨匠陈歌辛,中国美术史上不得不提的名家吴昌硕、王一亭、程十发……此次展览中,他们关于浦东的画作约有十多幅,总价超过亿元,相当部分画作是极少在公共场合“露脸”的珍品。
  
  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开放的象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两位古老的浦东人连在一起的。这两位浦东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学家陆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迤逦而来的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近九十度的大弯,留下了一片突出的冲积滩地,从浦西向对岸眺望,这一块滩地如一只巨大的金角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这里饮水。在这一块滩地上,由于陆深的旧居以及陆氏的祖茔都建在此,因此称之为陆家嘴。本次展厅内,特意挂出了陆深画像,让市民得以一睹真容。而另一名著名的浦东人——宋庆龄,市民则可以亲耳听到她的“浦东话”。
  
  宋庆龄出生于上海,儿童时代曾在浦东川沙内史第生活。后迁往浦西居住,七岁进上海中西女塾读书。本次展览除陈列了宋氏、倪氏家族的有关研究资料(王乐德捐赠文保署)、宋庆龄照片外,还将播放一段带浦东口音的话。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运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其中十余块电子液晶屏将不断滚动播放珍贵的影音资料。
  
  互动项目看巨变
  
  本次展览是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后,第一次以实物、史料和现场表演相结合,全面展现大浦东千余年历史积淀和绵延文脉的大型展览,也是浦东首届文化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江风海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岁月留痕、沧桑巨变。出土于浦东北蔡的唐代古船、出土于原南汇的国家二级文物元代龙凤盖罐、百年前曾在浦东大地上疾驶的“浦东小火车”实物、浦东名人辈出的鲜活史料……将给观众呈现一幅精美的浦东文化画卷。
  
  展览还特设了一个互动板块:江东集市。浦东的十多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在此一一秀出绝技:高桥绒绣和三林刺绣的传承人现场演绎技艺高超;浦东说书、南汇“哭嫁丧”展示特有民俗、麦秆画、火柴画别有一番情趣。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展览的尾声部分,有一堵三角型的一面照片墙前。市民站在标示的原点上,从左往右看,是1900年瑞士记者拍摄的浦江之东——一个荒无人烟,仿佛只是微微凸起的小土包;挪步30米,从右往左看,则是2011年最新的陆家嘴新景。
  
  一左一右,神奇的变迁,“一条江,一片海。江风拂,海潮涌。‘脉动江东’汇集了“诗歌画、声光影、书艺物”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期待着市民的亲身体验。

一条江一片海 看浦东越千年
192950nptm7av477t79r24.jpg
浦东当地特色菜肴的模型让人垂涎三尺
192728hua283y9yt5iozoi.jpg

192729ee5s7cz5zs7siis5.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